于繁华中自律,于细微处慎独
“世界上,最有力量的是剑,而比剑更有力量的是思想。”思想决定一个人的高度,于慎独中显现,于自律中体现。所以,我们这代人一定要学会在繁华喧嚣中自律,在细微之处慎独。
于繁华中自律,要学会审视自我。
林清玄说:“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,需要的是窗子;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。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,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。”就比如,宋濂面对外界的纷繁,纵然一贫如洗,温袍敝衣,也从未放弃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努力,也从未放任自己被繁华迷惑,以严格的自律之心要求自己刻苦读书求学。所以,只有审视自我,不受外界干扰,专心于学,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。
于细微处慎独,要学会谨慎不苟!
《礼记·中庸》中讲道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这就是说,在私底下,无人时,细微之处也要心有所畏,言有所戒,行有所止,谨慎不苟。周恩来总理在45岁生日当天谢绝了大家为他准备的茶点与活动,独自回到办公室写下《我的修养要则》,要求自己“加紧学习”、“注意检讨和整理”“纠正自己的短处”等。周总理时时、处处、事事严格要求自己,他重视点滴修养,做到了慎独慎微。所以,我们必须勤于自省,才能做到慎独慎微。
于自律中自强,于慎独中行胜。
“自强不息”激励我们在逆境中昂首阔步,“行胜于言”成为我们的处世箴言无论是三国时期刘备的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还是元代时期许衡的“梨虽无主,我心有主”,他们对于自律慎独的坚守都做到了始终如一。可如今,一些少年坐拥书香校园,却迷失了方向,迷恋上网,贪图享乐,无心学习,目标渺茫。他们选择“躺平”、“摆烂”,殊不知,此举愚昧至极。我们应该拒绝躺平、摆烂,在自律中自强,在慎独中行胜。
时代各有不同,青春一脉相承。吾辈青年应当与时代共舞,与国家同行。在无人时、细微处,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。始终不放纵,不越轨,不逾矩,坦荡而心安。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于繁华中自律,于细微处慎独,必定能有所作为。
文本赏析:思想深刻,分析精辟。文章引用拿破仑的名言自然引出中心论点,思想深刻。围绕观点,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,分论点层次清晰,结构明确,论据充分有力。语言流畅,内容丰富。作者语言素养出色,积淀深厚,有着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,名作名句信手拈来,运用妥帖,难能可贵;文章语言流畅,过渡自然,遣词造句准确老练,句式选择富于变化,颇有文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