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慎独,无形亦守
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慎独是一种坚守自我的信念,是一种我们应该不断追求的精神。早在两千多年前君主便提出了“君子慎独”。众所周知,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往往更能表现出君子的人格,在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出君子的风范。因此,谨慎地独处,反复地反省约束自己的行为,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和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一致,才能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人。
慎独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。后汉书·杨震传》有一则“暮夜无知”的故事: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,有人想送他十斤黄金行贿,杨震拒绝了。王密说:“暮夜无知。”杨震义正词严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你知,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?”王密羞愧而返。同是暮夜无人时,同样面对十斤黄金,杨震、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。慎独就是独处的时候,无人监督的时候,也要自律,服从内心的要求,谨慎地对待自己。
慎独是涤荡心灵的净化器。犹记得那个闻鸡起舞的少年祖逖,三九天里,猎猎大风吹得连报晓的鸡鸣声都在颤抖,可那又怎么样?心怀天下社稷,情系黎民百姓的少年不畏惧,每个憙微的晨色里都有他舞动的背影--一个孤独却又骄傲的背影。风再大,也大不过一个人的坚守;天再冷,也冻不僵一个人内心的准绳。没有人监督,甚至没有人过问,连一句嘘寒问暖都没有。可是他守住了那份慎独,以自律之心克服了一切。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,他为自己赢得了满天星光。
慎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指明灯。三国时刘备的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就是慎独自律、道德完善的体现。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,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,就是当代恪守“慎独”的典范。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。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,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,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,投递准确率达100%。他说:“保证邮件送到,是我的责任。”在漫漫“孤独之旅”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,在“一个人的长征”中,他执着地服务无数山里人,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一个人要进步,就要认真地、经常地反省自己,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光。爱因斯坦说:“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: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,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,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……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:“我自己认为,在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,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,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。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,自己也有偷懒、靠小聪明过关甚至一知半解的地方。”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,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。
“慎独”是一面盾牌,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,防范各色各类的“糖弹”“慎独”是一盏明灯,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,明辨是非曲直;“慎独”是一剂良药,可使你内心清朗,精神盎然。慎独,之于他人是坦荡,之于自己是心安。一个表里如一的人,心中自然绿意盎然,步步花开。
文本赏析:文章开头引用名言,接着以充满说理意味而又具有启发性的文段引人思考:继而明确指出“君子慎独,无形亦守”的论点。全文论据充足,由古及今,由历史到现代,先举例明确什么是慎独,最后又以有力的文笔论述怎么做。文章前后文脉贯通,内容十分充实,极具说服力。